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巨鲅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2-01 17:35:14 作者:连笔君

就在禁渔期之前,青岛又一次捕获重达203斤的“超级大鲅鱼”,日前被五四广场附近某鱼庄收购。这条新闻重新引发了本砖家对马鲛鱼的久违热情,所以还得唠一唠。

图一

上图就是那条不幸的鲅鱼,体长比成人略有过之,壮硕程度完胜。常见的鲅鱼多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这家伙却是中华马鲛/S. sinensis。如此气势恢宏的大鱼,冠之以“中华”二字一点也不枉。BTW,蓝点马鲛的种加词“niphonius”实为“日本”二字日语发音的拉丁化,和中华马鲛之“sinensis”恰好针锋相对。

图二

论个头,中华马鲛在鲭科马鲛属中是当之无愧的No. 1,最大个体250厘米,蓝点马鲛顶多也就100厘米出头,只要在青岛近海捕获2米左右的“巨无鲅”,必然“大号是中华”。此鱼体侧灰绿色,腹部银白,成鱼体侧上方具10-12个不规则黑色斑纹,斑纹稀疏而且模糊,不如蓝点马鲛更清晰醒目。

图三:康氏马鲛

马鲛属的二当家是康氏马鲛/S. commerson,也能长到200厘米以上,但比“大中华”尚有不如。主要分布于南方海域,山东南部海域也能捕获,但北方市面上罕见,至少本砖家从未见过。其特征非常明显,别种的斑纹是或大或小的“块块”,而它却是纵向纤细的“条条”,这肯定不会认错。据说挺好吃,有机会去南方可以尝试一下。

图四:蓝点马鲛

该轮到我们最亲爱的蓝点马鲛/S. niphonius了,此乃“鲅鱼”之正朔,余者皆为僭伪。其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灰色,沿体侧中央具数列黑色圆形斑点,一直延伸到尾部,有时到腹部,相对比较密集。分布海域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总体上比前述二种更靠北,青岛市面上的鲅鱼大多数都是它。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黄海鲅鱼多是中华马鲛,误矣。

图五:朝鲜马鲛

但是,在“本地鲅鱼”渔汛未至时,青岛市面上也可能会有朝鲜马鲛/S. koreanus,过去也叫“苏联鲅”,和蓝点马鲛外观近似,体长过之,可达150厘米。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体型:蓝点马鲛的头长略大于体高,身体修长苗条;而该种体高则明显超过头长,“大腹便便”,身材臃肿,正是“一胖毁所有”。视频中用来制作胶东传统美食“熏鲅鱼”的鱼,就是胖乎乎的朝鲜马鲛。

图六:斑点马鲛

还有一个小兄弟斑点马鲛/S. guttatus,体长不足80厘米,头长约与体高相等,体型偏短胖,头及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灰色,体侧沿侧线上下具2~3行不规则黑色斑点。其尾部斑点不明显,这和蓝点、朝鲜不同。该种仅分布于东、南海,北方市场不太可能见到。照片不好找,上图也不太清晰,意思一下得了。

图七

啰嗦至此,是时候甩出这张台湾版的图了。鲭科马鲛属共计18种,我国海域就只有以上5种,按个头排序应为中华马鲛(中华马加?)、康氏马鲛(康氏马加?)、朝鲜马鲛(高丽马加?)、蓝点马鲛(日本马加?)和斑点马鲛(台湾马加?)。如前文所述,“条条”是康氏,斑点少而疏的是中华,大肚子是朝鲜,尾部无斑点的......是斑点,最玉树临风的必须是蓝点。

有可能在青岛出现的“鲅鱼”只有蓝点马鲛、朝鲜马鲛和中华马鲛。哪种最好吃?大部分青岛人认为洄游至黄海的蓝点马鲛(本地鲅鱼)最佳,其余的都差点儿。另,宁波初春的象山港马鲛鱼谓之“川乌”,动辄高达200多元1斤,同时期外地来的也就20元左右,其差异若此。这种偏爱“本地海鲜”的地域情怀,有“新鲜度高”的客观因素,南北皆然。

上一篇:虚实之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