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羽翼未丰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30 12:51:59 作者:连笔君

鲸头鹳,是一种与鹳科相亲的非常大的鸟,它是鲸头鹳科和鲸头鹳属唯一的一个种。它的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生活在非洲东部热带地区从苏丹共和国到赞比亚的巨大沼泽地区。数量估计在5000至8000只之间,大多数生活在苏丹。

中华秋沙鸭,也称鳞胁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缅甸等地,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生性胆小,容易受惊吓,白天活动觅食,主要食物为鱼类和水生昆虫。

黑长尾雉,又称台湾帝雉、帝雉、海雉、乌雉,台湾特有的长尾雉属鸟类。分布在台湾的中央山脉,分布于海拔2000米至3200米的原始针叶林、草原混生地带。主要以蕨类嫩芽、球根、浆果及昆虫为食。个性娴静,但领域性强,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时,否则很少有二只以上同时出现的情形。现存6000-1500只。

蓝鹇,又名蓝鹇、蓝腹鹇、蓝腹鹇、台湾蓝腹鹇、华鸡或斯文豪氏鹇,俗称台湾山鸡,为台湾特有种(不普遍留鸟),分布于本岛低中海拔的阔叶林或混生林中,行动谨慎,常常悄然无声地活动,故不易见到。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也吃一些无脊椎动物。蓝鹇的近缘种白鹇与之形态相似,都在高山林地生活,但二者体色一蓝一白,且蓝鹇只在台湾山区有分布,这对于研究动物地理、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洲隼,是美国最小的猛禽,也是西半球唯一的红隼,广泛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常常栖息于开阔林地、草原、半荒漠地区以及市郊。以大型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美洲隼寿命10岁左右。

黄端斑啄果鸟,是斑啄果鸟科下的一种,体型小巧,外形美丽,尾巴短小,雌雄外观无明显差异。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栖息地包括热带林地、灌木林、桉树林地。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壮丽细尾鹩莺,又名华丽细尾鹩莺,是细尾鹩莺科的一种,分布在澳洲东南部。它们是留鸟及地盘性的,栖息在有稀疏丛林的草原、森林、林地及花园。它们已适应了城市环境,在悉尼、堪培拉及墨尔本的郊区十分普遍。它们主要吃昆虫,以种子为辅食。壮丽细尾鹩莺被用作为澳洲鸟类观察及保育协会(Bird Observation & Conservation Australia)的徽章。

纵纹绿鹎,为鹎科鹎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山地森林,海拔约1200-2700米、一般活动于沟谷阔叶林以及喜在乔木冠部活动。

里海地鸦,平均体重约为91克。是鸦科地鸦属的一种,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全球活动范围约为300,000平方千米。栖息地为温带荒漠。

巽他山椒鸟,是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一种,为印度尼西亚的特有种。

雪松太平鸟,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繁殖和越冬会向南迁移至中美洲、百慕大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主要以浆果和高糖份水果为食,在繁殖季节会进食昆虫。

小太平鸟,又名十二红、红连雀,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小太平鸟喜成群活动,并常常与太平鸟混群活动于针叶林和高大的阔叶乔木中间,其生境与太平鸟近似但远较太平鸟少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灰丛鸦,是鸦科灰丛鸦属的一种,为埃塞俄比亚的特有种,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无迁徙性。成对或小群活动,白天觅食,主要吃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包括白蚁、及其幼虫和蛹。

棕腹树鹊,平均体重约为110克,分布于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国、老挝、新加坡(引进种)、越南、印度、泰国、缅甸、尼泊尔和柬埔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加尔各答。

黄冠鹎,分布于东南亚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及新加坡。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的潮湿森林、红树林、潮湿丛林、农地、种植林及花园。集小群活动,主食浆果和其他水果。此鸟喜鸣叫,叫声悠扬动听。目前受到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短嘴山椒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多生活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林。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吃少量种子与果实等植物性食物。

火红山椒鸟,分布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其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森林以及湿润山地。该物种受栖息地减少威胁。

蓝白细尾鹩莺,生活在澳大利亚中心的干燥地带,主要以昆虫为食,以小型水果和叶芽为补充食物。得到承认的亚种共有三个;除开大陆上的亚种之外,一个亚种是在德克哈托格岛上找到的,而另一个栖息于西澳大利亚州海岸外的巴罗岛上。这些岛屿上的雄性在繁殖期羽毛是黑色而不是蓝色。

银耳相思鸟,平均体重约为28.4克。又称相思鸟、黄嘴玉等,画眉科相思鸟属的两种鸟之一,栖息于平原及海拔1000米的小丘,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栖息地包括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亚热带或热带的高海拔疏灌丛和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林。

红耳鹎,又名红颊鹎,是留鸟,分布于印度、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引种至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也见于村寨附近的林缘和庭院,或江边灌丛。主食水果,也吃花蜜和昆虫。红耳鹎寿命约11岁。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常成群出现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性活泼,不甚畏人。属杂食性,食昆虫,种子和水果。白头鹎寿命10-15岁。

蓝绿鹊,平均体重约为126.8克。又称绿鹊,是鸦科绿鹊属的一种,分布于不丹、老挝、中国、越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尼泊尔和柬埔寨。全球活动范围约为2,11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西部。

棕煌蜂鸟,是一中小型蜂鸟,体长约8厘米。分布在北美洲,北起阿拉斯加,南至墨西哥湾。主要栖息于森林、灌木丛、沼泽、草地、农田、庭院和公园中。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以花蜜为主食。是候鸟,有较强领地意识,且好斗,成年雄性通常不迁移。棕煌蜂鸟寿命的最高记录是8岁。

橘黄巨嘴鸟,又名橘黄山鹦、番红巨嘴鸟或番红鵎鵼(tuǒ kōng),是一种巨嘴鸟。它们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及巴拉圭东部的大西洋森林。橘黄巨嘴鸟的尾巴较长,全长35-40厘米。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的潮湿森林,海拔400-600米之间。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主食水果,偶尔吃昆虫和鸟类的雏鸟。人工喂养的橘黄巨嘴鸟寿命为13岁。

粉红山椒鸟,为山椒鸟科山椒鸟属的鸟类。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以及中国。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的海拔约2000米以下开阔的次生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开垦耕地和稀疏杂木灌木丛中以及也见于雨林边缘。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上一篇:贴片led灯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