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马球运动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8 11:23:06 作者:连笔君

眼下,足球应该是最热门的运动了。但是在强大的唐朝,最热门运动却是马球运动,当然还有其他比如马戏、剑舞、胡旋舞、胡腾舞、秋千、角力、相扑、投壶等运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代的马球为啥会那么热门。

马球起源于哪里,史学界一直未有定论。有的说起源于西藏,现在的英文Polo就是源于古藏语Pulu一词;也有专家考证马球起源于波斯,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原大陆。马球在唐代的兴起我们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据唐朝御史中丞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考证,贞观十五年太宗就开始在军中推广马球运动,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唐太宗本身就有胡人血统,唐太宗的奶奶当时是鲜卑族八大家族之一,隋朝的皇族据说也是鲜卑八大家族之一;所以唐太宗本人就非常推崇马上运动;

2.边境匈奴的不断入侵也要求唐朝军队有较强的骑兵,马球运动可以加大加强大唐的骑兵训练,提高官兵的骑马作战能力;

3.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崇尚马球运动也给马球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太宗以后的唐皇也都非常重视马球运动所具有的天生的军事训练的特殊意义与作用。唐中宗李显就是唐代马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据《册府元龟》记载:“景云中,吐番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口出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帐内试之,决数部,吐蕃皆胜。”在中宗的影响下,马球活动蔚然成风。唐代的《隋唐嘉话》云:“景龙年间,妃主家竞建马球场,驸马杨慎交、武崇训把油撒于地以筑球场”,这也反映了当时所造球场平滑如砥,质量很高。

从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可以看出,当时马球运动在唐朝是一个非常普及的运动。人们推测唐代的马球竞赛方式是,先布置一块周长千步的球场,场地一端竖有两根木柱间嵌满木板的球门,木板下部开一圆孔作为球室。参赛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称“两棚”,每棚人数可以四五人乃至十数人。两队服色不一,以示区别,而后各骑一匹骏马上场,大概是为了防止马尾巴缠绕球杖,参赛马的尾巴要扎成结。参赛队员左手执缰,右手握一根长约数尺、上端如偃月形的球杖,双方在策马飞驰中争击一个“状小如拳”的木质空心彩球,以将彩球击入球门下之球室为胜。

天宝六年(747),62岁的唐玄宗仍然兴趣勃勃地在骊山球场与羽林军将士一起策马挥杖进行马球比赛。当时礼泉县尉阎宽还特意撰写了一篇《温汤御球赋》,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唐玄宗亲自参加这次军队马球比赛直到日暮时分才结束的热烈场面,描写唐玄宗在比赛中“志气超神,眉目胜画,地抵卫哗,山灵捧靶。众沸渭以纷纭,独雍容而暇。”《温汤御球赋》记述唐玄宗下诏说“:武由是存,义不可舍,倾徒习于禁中,今将示天下。”诏令充分肯定马球运动所具有国防和治安的双重意义:“兹艺精炼,古来罕见:宇今斯成,伐谋足擅。可以震叠戎狄,康宁宇县。”军队中除了日常性的马球活动之外,每年还利用冬闲时节,在临憧组织军士举行大规模的马球表演,以此作为全国性的示范。蔡孚作《打球篇》一诗,序言说“:打球者,以练武士,知有材也。”指出“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楸。”马球赛的马为精选的“騄骥”、“紫骝”。球似“奔星乱下”,杖似“初月飞来”。唐玄宗亲临现场“薄暮汉宫愉乐罢,还归尧室晓垂旎。”唐代学者李溶《松窗杂录》云:“上好马,击球,内厩所饲者,意犹未甚适”,皇帝因此诏令精通《马经》的人索求骏马,以备军队将士进行马球赛时乘。

唐玄宗以后,宫廷马球仍然炽盛,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宣宗李忱、唐僖宗李儇都是马球迷。李儇还曾经说过:“若开马球进士选,我当为状元。”他在逃亡期间也不忘身带马球。唐昭宗李晔也是嗜球成癖的皇帝。皇宫中麟德殿、清思殿、中和殿、雍和殿以及西内苑、神策军驻地都有供皇帝使用的球场。解放后,在大明宫含元殿遗址曾出土了一块刻有“含元殿及球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己未月建”的“奠基石”。这表明唐文宗李昂在位时(827-840)曾在修含元殿的同时,修建了一个马球场。

唐代的搅胎马球!

所以,一项强大的运动必须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有国家高层的支持与扶持,这样才能够快速发展。中国现在的马球是难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了,中国足球的机会还是很大很大的!

~~~~让历史变得有趣、生动和快乐~~~~

分享文章

上一篇:必发指数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