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标志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2]家族历史
杜邦家族在200多年前的法国已经赫赫有名。18世纪60年代,出身于钟表世家的老杜邦是一个经济学家兼政治活动家。他撰写的一系列国民经济研究文章,得到伏尔泰和杜尔哥等人的关注;他的重农主义著作深深影响了《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他从政府退休后参加了结束美国革命的巴黎条约谈判,并很幸运地结识了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杰斐逊。 老杜邦的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和他父亲完全不一样,对政治没有兴趣,却十分喜欢化学。他14岁就写了一篇火药制法的文章,并得到父亲帮助,进入法国中央火药局,得以追随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拉瓦锡,学习高级爆炸品制作技术。[1] 28岁时,伊雷内随父来美。他偶然发现,美国的火药质量奇差,简直与法国货无法比拟。敏锐的伊雷内决定开办火药厂。1801年,获得父亲同意,伊雷内和哥哥维克托返回法国,购置了最新的生产设备并吸引了一些投资。1802年杜邦家族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的白兰地酒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公司总投资36000美元,发起股计18股,杜邦家族占其中12股,占有绝对的支配权。 杰斐逊顾及和老杜邦的关系给了杜邦公司第一笔政府订单。与美国历史几乎同步的杜邦公司,开始了二百年的光荣之旅!单人决策时代
第一个100年(1802—1902) 伊雷内于1834年去世,他酷爱化学和数学的长子艾尔弗雷德继承家业。当时,家族的所有成员都住在位于工厂旁边统一的房子里,在杜邦公司工作的所有家族成员都不支取薪水,家族财产属于公司,日常所需皆由公司供给。以后,随着公司领导权转给艾尔弗雷德的兄弟亨利,公司变成军事化管理,——因为亨利毕业于西点军校,人们都称亨利为“将军”。 亨利不懂炸药技术,技术上完全信任热爱化学的侄子拉摩特,但他很有管理和经营能力。在长达39年的任期内,他通过行业协会和兼并同行企业的做法,令杜邦帝国迅速发展。 1872年,美国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各行业都面临危机。亨利用独门手段劝说所有大公司都加入了“美国火药同业公会”。“公会”的总股本44票,杜邦和另外两家最大的公司各占10票,其余的分给三家小公司。这是继洛克菲勒帝国之后的美国的第二家托拉斯。公会成员按照统一价格销售,并各自有固定的销售领域。后来,杜邦秘密获得三巨头之一哈泽德公司以及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火药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行业公会基本上就是亨利说了算。 到1889年,亨利将军去世,杜邦公司的大权交给了尤金·杜邦。继承人尤金很难与亨利相比,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无能,导致了企业的衰弱。杜邦中兴三巨头
第二个100年(1903—2003) 1902 年,杜邦百年大庆。也在这年,尤金突然离世。几个年迈的董事措手不及,无人愿意担当杜邦的新领袖。他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杜邦公司卖给竞争对手拉夫林·兰德公司,当时的估价是 1200万美元。[3] 董事中唯一的年轻人,创始人伊雷内的曾孙艾尔弗雷德·伊雷内·杜邦对老人们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觉得祖宗基业怎能旁落他人之手,何况是卖给一直以来的手下败将。艾尔弗雷德提议,与两个堂兄弟托玛斯·克莱蒙·杜邦和皮埃尔·塞缪尔·杜邦携手接班,这就是日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杜邦中兴三巨头。 当时,只有艾尔弗雷德在杜邦公司工作,另外两个都在其他企业,并且在矿业和铁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意识到单人决策的局限,决定实行集团式经营管理。新的管理架构决策权依然掌控在家族手中,但是在执行层面上,他们不再亲力亲为,交由执委会执行。免责声明:尘土网内容除特殊说明外,均来自于互联网(包括<>),并不表示我们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你告知([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作出处理,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