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小编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具体如下:
先来看这两个动作该怎么做?双手持铃,小臂与大臂呈135度左右的夹角,动作过程中不要为了助力而勾起颈部使头离开凳面。放哑铃时注意力集中在胸缝处,靠胸肌的张力控制住哑铃缓慢下放,同时充分吸气、挺胸,幅度要完全到位。
上举时要靠胸肌的收缩带动双臂向上环抱,直至哑铃相触,这样可避免肩背过分参与用力。该动作除了小臂与大臂之间保持135度的夹角外,整个臂部应撑圆,手腕略内收,形若环抱。
如果仅以手臂紧张僵硬地勾住哑铃,发力就很容易以肩部为起动点,虽然看起来是在努力做飞鸟动作,其实是“貌合神离“,主要锻炼的是肩部三角肌前束,对胸肌中缝部的作用很小。
这两个动作的相同点:都可以增加胸大肌的围度,既能发展胸部中沟的肌肉,又能发展下胸部的肌肉。
一般作为胸肌训练的结束动作,采用中等重量,多次数进行训练。什么是中等次数,请看《80%的健身人群,都不知道什么是“RM”》这篇文章。
这两个动作的不同点:平板飞鸟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中缝,上斜飞鸟主要锻炼胸肌中缝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