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鲜卑人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6 13:47:35 作者:连笔君

北魏

东汉末年鲜卑族的檀石槐政权瓦解后,许多鲜卑及号称鲜卑的部落、氏族在今内蒙古和山西北部一带活动,拓跋部就是其中之一,游牧为生。310年,西晋封拓跋猗卢为代公,314年,进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在繁北(山西浑源西南)即代王位,建立代国。376年,代国为前秦所灭。肥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定都平城(山西大同东北)。

拓跋珪建国时,拓跋部正处于原始公社组织继续解体,奴隶制还极不成熟的阶段。拓跋珪解散部落组织,使鲜卑部民分土定居,由氏族组织转变为地域组织,从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396年,拓跋珪攻占后燕的并州后,始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中央官尚书郎以下和地方官刺史、太守以下一般都任用儒生。406年,下令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县置三令长,其中一人为拓跋宗室,其余为非宗室的鲜卑人或汉人。北魏政府面对汉族地区宗族强盛、坞堡甚多的局面,依靠那些宗族主作为统治的支柱,建立了宗主督护之制,由各地宗主来督护地方,负责征收租课和征发兵役徭役,起着地方基层政权的作用。

拓跋珪推行劝课农耕,发展生产的政策。394年,打败匈奴别部刘库仁和刘卫辰两部,占领五原至阳塞(内蒙古包头东)外以后,在此实行大规模屯田,效果很好。拓跋珪破后燕,于天兴元年强迫后燕境内数十万汉族和其他各族劳动人民迁往平城附近,计口授田,分给他们耕牛农具,发展农业生产,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409年,拓跋珪被杀,其子拓跋嗣继位称帝。422年,乘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夺取黄河沿岸的洛阳、滑台等军事重镇。423年,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426年至426年,拓跋焘乘夏主赫连勃勃卒,诸子相残杀之机,二次率军,大败夏军。429年,魏帝率军长途奔袭漠北,大破柔然,威服高车。431年,拓跋焘灭夏国。432年,北魏连克北燕诸多军镇,436年,北魏灭亡北燕。439年,拓跋焘灭亡北凉。魏军又攻占张掖、乐都、酒泉等地,皆留将镇守。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拓跋焘采取多项措施,如整顿税制,分配土地给贫人,安置流民,引用大批汉人参政,加快了北魏的文明进程,加强与中原地主的结合,稳定社会,发展经济。

崔浩画像

崔浩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449年,拓跋焘亲率大军击败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消除了长期以来对北魏的严重威胁。接着挥师南下,兵锋直抵江苏六合。此时北魏疆域北至大漠,西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辽河,南至江淮。

在统一北方以前,将战争中掳掠的人口没为奴婢,赏赐给诸王贵族和有战功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劳动。赋税方面,在推行宗主督护制的地区,平均每户每年的户调是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1石粟大约27市斤,如果是每户20石,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是很重的税负),外加地方征收的调外之费帛一匹二丈。且任意增加临时征调,动辄每户要交三十、五十石粟。当时官吏没有正式的俸禄,贪污、贿赂、高利贷公行。北魏为了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严厉统治。魏律规定犯谋反大逆者,亲族男女不论少长全部处死。甚至还实行车裂法。

上一篇:中南大学数学天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