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放言五首其三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6 07:45:44 作者:连笔君

《放言五首》 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来看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的原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字词典故“钻龟”:【古代一种占卜术。钻刺龟里甲,并以火灼,视其裂纹以断吉凶。】“祝蓍shi1”:【古人占卜的一种方式,把蓍草焚烧,观察草灰的形状,从而判断吉凶。】“蓍”:【蓍草 。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

赏析白居易说,我赠送给各位一个解决狐疑的办法,既不用钻龟,也不用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字词典故“试玉”:白居易有个注解说:“真玉烧三日不热。”另【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辨材”:白居易注解说:“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赏析白居易说,试玉的真假要拿去烧,烧满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之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字词典故“周公恐惧流言”:典故【“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儿子“姬诵”即天子位,叫“周成王”。按照武王的遗嘱,周公“姬旦”就辅佐成王,管理朝政。可是,作为同是武王弟弟的管叔、蔡叔,对此极为不满,就散布流言蜚语,以反对周公专权为名,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周公三年平叛。】

赏析白居易说,像周公都有恐惧被传流言的日子,而王莽在还没有篡汉的时候,是显得那么的谦恭。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字词典故“向使”:假使。

赏析白居易说,假使当初他们的身体就死掉,那么一生的真伪又有谁能知道呢。

感觉元稹前面的诗,几次提到死,所以白居易认为不管是“周公”还是“王莽”如果之前就死了,也就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看人不能短期的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白居易在这个时候应该知道元稹在通州病得挺厉害,多少也会担心好友一时撑不住,想不开。也就在此提醒不管遇到什么逆境都不能去死,死了可能就真的辩不清了。只有活着,并且把事情做好了,才是正确的。

《放言五首》 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上一篇:五香酱牛肉的做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