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文章《卢琴,你用不着道歉》,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有几个人给我留言说打(卢琴)得好!该打!
早前也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相当大比例的网友认为该打。对此,我感到恐怖,对国人的暴戾程度感到恐怖。
那些说卢琴该打的,我就问你们几个问题:
1、你们是对卢琴个人不满,还是对别车这种现象不满?请想清楚。
如果你们队卢琴个人不满,这个有点说不通。卢琴没别你的车,你凭什么对她不满?你对她的这股火到底从哪来?你说你看着来气。是,你可以来气,可是卢琴确确实实没有伤害到你,而你在网上疯狂的辱骂她、传播她的隐私、败坏她的名声,却实实在在的伤害到了她,这样公平吗?
如果你是对别车这种现象不满,你为什么不吐槽这种现象而吐槽她? 别车现象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是千千万万个司机的问题,把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发泄到卢琴一个人身上,合理吗?
想清楚了吗? 没想清楚的话让我来告诉你,是因为责任心的缺失。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有气只要发泄就好了,发谁身上谁倒霉,管它呢!这和炸公交、砍小孩是一样的,非理性的发泄,程度不同而已。
2 渣男的行为和卢琴的行为哪个更恶劣?
有人说渣男可恶,但卢琴更可恶,危险驾驶可能对别人带来生命危险。这里请注意,可能带来危险,和实质的伤害到某人完全是两回事。你开车不系安全带同样很危险,要不要把你打一顿? 你闯红灯、超速驾驶同样也很危险,要不要也把你打一顿?
渣男动手打人,而且是那样的打法,对卢琴已造成实质的重大伤害,为什么你们却不闻不问?你们为什么不追问那个渣男姓甚名谁?为什么不逼那个渣男道歉?
想清楚了吗? 没想清楚的话让我来告诉你,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被人别过车,生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可是却没有被人那样暴打过。对于被暴打,你们没有切肤之痛,故没能产生共鸣。而别车行为你们平时都积压了很久的怨气,今天一下子通过卢琴释放了出来,就是这股怨气迷住了你们的眼睛。
3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法律法规?
还有人说,打她一次,她就有记性了,下次就不敢了,也是为她好。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的假仁假义,用打人去帮助,用暴力去关爱。这样的话,我们还制定法律法规干什么? 谁犯错了,暴打一顿。当然,如果法律规定了要打一顿,那是可以打。可是法律没有这样规定,法律不够给力,怎么办? 还要不要这些法律法规?
想清楚了吗?如果没想清楚,那么我来告诉你,是你是的暴力基因在起作用,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狼性文化玷污了你的心灵,而你却用狡猾的思想去掩盖它。
4 卢琴未伤害公众,为何公众要对她发难,并逼她道歉?
有人说卢琴应该道歉。我想问,卢琴应该向谁道歉? 向渣男?还是向公众?卢琴的行为没有伤害到公众,为什么要面向公众道歉? 卢琴不是明星,不是官员,没什么社会影响力;她也没有醉驾,别车只是针对个别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公众不构成任何危害,只要受害人拿着行车录像去交管部门投诉即可,为什么要逼她对公众道歉? 如果渣男没有打卢琴,那么卢琴倒是应该向他道个歉。但是渣男打人了,而且打的那么狠,还有必要向他道歉吗?
想清楚了吗?如果没想清楚,那么我来告诉你,是文革的余毒在起作用,恶念取代了善念,大帮哄,上纲上线,将错误无限放大。对别人疯狂攻击的时候,只徒享受那一时之快,而毫不考虑、毫不顾忌这种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何种伤害,也不考虑这种伤害对她是否公平。文革十年一直都在演绎着这样的悲剧,不是吗?每个人这样的做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想过会不会有一天他也会这样站在批斗台上。
5 既然卢琴该打,那么渣男的行为就是对的了,那刑拘他是不是错了?
有人说,卢琴该打,渣男也该抓。这话明显是矛盾的。卢琴既然该打,那说明渣男做了应该做的事,他做对了,那为什么还要抓他?
打狠了? 轻点儿就不该抓吗?
打人是违法的,至少是不对的,长辈曾经这样教育我们,我们也在这样教育下一代,这个应该是共识了,那为什么在某种时候,打人就成了应该的了呢?
想清楚了吗?如果没想清楚,那么我来告诉你,是愤怒冲昏了你的头脑,使你失去了理性! 教养不是平时一副慈眉善目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高兴时是个天使,来气了就变成了野兽。
6 我们到底应该形成一个怎样的社会秩序? 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只有暴力吗?
每当看到国外文明社会中那一幕幕温馨而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我们往往羡慕不已,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那样一个理性而文明的社会,而我们的一些思想和行为却往往和这样的社会秩序背道而驰。有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在中国被4个失业青年灭门,全家被害。那些德国人却因此而设立了一个协会,致力于改变当地儿童生活状况,他们认为是生活的窘迫和教育的缺失导致了这样悲剧。每当看到这个故事我都感动不已。这些德国人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爱才能真正的改变一切。
正在打字的时候,弹出了这样一条新闻:女子骑车遭路怒男当街踹头,女子次日上吊自杀。那个女子也许也是一个“欠打”的吧,至少对施暴人来说是的。看清楚了吗?这就是暴力解决问题的结果,我们真的想要这样的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