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李波儿腿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5 16:58:53 作者:连笔君

班主任工作艺术

亨通中学 李波

回顾了自己从教十四年、工作历程,觉得站好三尺讲台的不易,做好班主任更是不易。

社会上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被称作有意义的工作也是举不胜举,但是有哪一项工作能象教师、班主任工作那样平凡而伟大,那样直接影响者一代人的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呢?可以这么说,我们从事的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就是人的生命。我们在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生命铸就未来!

今天我主要从班主任如何是建设班集体谈。

什么是班集体?起初我认为班级就是班集体。其实不然。在学习、实践中认识到:它们是两个概念。班级只是一个群体而已,而班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从事共同生活、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在我的实践中,班集体的要素包含有五个方面:

1、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具有社会价值,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目标管理科学,集体有远、中、近景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提出、有针对性、鼓励性、方面性,个人、小组、集体目标能整合一致。人人认同并参与集体目标的实现。

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关系好。“人缘儿多”。

3、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选举产生、民主管理。

4、有占主导地位的健康舆论。——班风好,学风正,小团体主义和利己主义无市场。

5、有好的自觉纪律——做到老师在与老师不在一个样。

在这五个方面中目标是核心,关系是纽带,机构是核心,舆论是支柱,纪律是保证——五个方面有机协调向前发展,层次要求不断提高,班集体也逐步建成了。

班集体建设没有同意模式可循,班主任、学生都有差异,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班级情况,选准突破口,灵活多变地建设。

(一) 摸清班级情况

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无论是起始班级还是其他年级,在未与学生见面之前就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

通常在我们领到学生入学登记表后应尽快通过登记表来了解、熟悉学生的个性特点,初步挑选好班级干部候选人。作为班主任,要通过照片来认识学生,等到你与学生见面时,你如能不照花名册而叫出学生的姓名,你首先赢得了学生的好感。你若能说出他的最大优点,他马上会觉得你这个老师好神,与你的距离更近了。

我们通过学籍卡对学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其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了解情况后心理顶势在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工作上的不奏效,有时还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多种积极性。

那么到底要摸清哪些班级情况呢?

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年龄结构及其在家中的地位。

其次要摸清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起始年级要了解

其小学、初中交往的情况,中途接手的要了解其在班内和班外的交往情况。通过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大体摸清学生是如何选择群体的。

第三要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引导、培养,丰富课余生活。

第四要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熏陶和导向的作用。要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因为经济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第五要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起点、身体状况和理想目标。

学生的开学报到,不能把它看作是简单的收收学杂费,发发新书,而是一次师生相互了解、走近的好机会。师生见面时,尽管你比你的学生似乎大不了多少,但是你的开场白(不妨称它为就职演说)一定要好好准备,决不能东拉西扯的,尤其是对大孩子,他们已具有相当的审视比较评价能力,而且你此时的身份是正式教师而不是几个月前的实习教师,除了坦言做学生的朋友更是要做他们的良师。你就可以在这个开场白中,把你对他们的期望、指导告诉他们,尤其是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所面临的中学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你可以从心理适应、纪律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等几个方面予以指导,让还处在新奇、兴奋与懵懂中的学生意识到做一名中学生的光荣、伟大与不易。

你的就职演说完了以后,你可以安排一次学生活动,通俗称为“自我介绍”,美其名曰“推销自我”。学生会非常在意这在新同学面前的首次亮相,纷纷表现,而你则是进一步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个性,一个临时班委就在学生们的推销中产生了。

当你面对着各色书本正犯难时,你不要担心学生会出错,鼓励他们来分发这些簿本,你又能发现班级中也是“芸芸众生相”——热心、憨厚、精明、拘谨、懒散等,这又为你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等到学生收拾好书本,满载着喜悦与新奇回去时,这时,你可以发放一份学生登记表,正反两面,正面有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常规项目,还可以另增几项,如学生特长,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期望,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与期望。反面是记录学生入学成绩及今后成绩记载。

其实,这份表格是为今后的工作作准备的,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佳作对孩子的评价,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的剖析大多数是较公正的,少数较严于律己,小部分看到长处远高于短处。

(二)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创建班集体的灵魂。班集体就是在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形成的。明确的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共同奋斗的纽带。多年来我坚持在目标管理中创建班集体。具体做法是:

1、有针对性地提出带激励性的目标。

每接一个班级,我都要针对班级实际,提出既不过高,又不过低,能打开局面、鼓舞士气的目标,使目标既有针对性,又有激励性。94年元旦过后,我歇完产假上班,接了一个已近失控的班级,尽管新的班级组建才四个月,由于班主任是位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又是教生物的,性格又内向腼腆,她人在教室与她人不在教室没啥两样,搭班的语文老师因腿骨折病假只能请人临时代课,英语老师也是刚毕业的。一句话,该班纪律松懈,犹如一盘散沙,导致各科成绩较差,针对这重情况,我首先在纪律上打开局面,向学生提出了“在短期内实现班级纪律根本好转,让全校刮目相看”的目光,对一个还没有养成良好班风的班级来说,要达到这一目标又要花一番力气,但通过努力又完全能够达到,而目标达到后,又能吉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实际的工作证明这一目标对学生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鼓舞作用,师生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到期末结束时,全班纪律很快好转,获得学校颁发的纪律红旗。这一目标的实现,激发了士气,为提出新的目标打好了基础。

当班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差的实际,提出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勉励,在新学期初向他们提出“提高学习成绩,告别小尾巴”的目标。当半个学期过去后期中考试学生成绩整体提高后进一步提出“争当领头羊”的目标。正是通过这中标有针对性又有激励性的目标的提出,使一个所谓的“乱班”成为学校的转变典型。对我个人来说,我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要说声对不起,因为由于个人的原因,

2、分阶段提出多层次的目标

在提出目标时,我还十分注意目标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把目标分解成近景、中景和远景,各阶段的目标又分成几个层次。这样一个目标实现了,又有新的目标等着师生去实现,班级就会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

如今2014年接的初一班级,远景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一学期的中景目标是使班级进入全校先进行列。在第一学期初,又根据实际提出若干近景目标。刚开学就发现班级有若干特殊分子,因此对学生提出的近景目标就是纪律的保证,而在实现纪律目标时,又注意分层引导,首先要求人人课业用品带齐,上课不讲话。通过常规教育、群众监督等办法实现这一小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这一新的小目标。课堂纪律得到保证后,又立即提审整顿课外纪律等。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逐步向近景目标接近了。

一个近景目标实现后,我十分注意针对实际提出新的近景目标,一个个近景目标的实现,又是在向中景目标逼近,而班集体也就是在这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形成的。如98年我曾接了一个初三班级,这是学校的第二梯队。我提出的远景目标是“创建优秀班集体,人人争做优秀毕业生”,在实现这个远景目标时,注意分层次引导,首先要求学生明白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和形成过程以及优秀毕业生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来畅谈如何来创建,如何来争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揭示创建班集体做优秀毕业生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样层曾深入,逐步感化,使集体目标与社会期望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在目标教育有层次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同学们自然地受到了崇高的理想教育,可以说,学生的理想的翅膀也随着班集体目标的分层推进而不断得到锻炼

(三)以活动为中介,促进班集体形成

有些教师认为,班级活动只是玩玩而已。其实,并非“玩玩而已”。班级活动应该成为促进班集体形成的载体来实现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按学校课程安排,每周都有一节班会课,这堂课利用得好不好,作用可不一样呢!为了充分发挥班会课的作用,每学期的开学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班级管理目标计划,全面安排一学期的班会,制定班会课活动计划。在有了长期打算的基础上,还要重视短期安排,并重视每次班会课前的备课,力求做到:

(1)形式多样,以开展教育活动为主。

(2)由学生干部主持,以学生讲为主。

(四)班级管理民主化,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自己提出或修改班集体目标,并使每一个目标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同,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

发扬学生主人翁意识,建设一支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小干部队伍。

现在的家庭都重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育中担任小干部的总是少数几个人,我大胆实践,让班级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小干部,比如组长的安排,第一排语文组长,负责语文学科的事,第二排数学组长,第三排英语组长,依此类推,学科任务稍轻的再兼任每日常规管理的组长,如卫生组长、膳食组长,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上一篇:王欣庭审视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