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图解释迦牟尼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5 05:52:37 作者:连笔君

佛法艺术 —— 弘扬佛法,共沐艺术!

一、看图识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佛,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

释迦牟尼佛像

在造型上,释迦牟尼佛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面相慈祥、端庄,顶有肉髻、波状髻或螺髻,眉间有白毫相,双肩宽厚等。常见的姿势有坐、立、卧三种;

释迦牟尼像常见的手印

常见服饰样式

佛寺供释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以下的造型: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释迦牟尼成道相

两侧立迦叶(老者)、阿难两位弟子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释迦牟尼说法相(杭州灵隐寺)

第三种是释迦牟尼禅定相

释迦牟尼禅定像,两侧立迦叶、阿难两位弟子

释迦牟尼禅定像是释迦牟尼佛造像的形式之一,表现释迦牟尼禅定、修行的形象。流行年代自公元二世纪中期起,曾与说法像同时流行。莫高窟259窟的禅定佛像,造型古朴、浑厚,面相端庄。一般为结跏跌坐,双肩下垂,左右手叠置业于腹前,右掌压左掌,掌心朝上,结禅定印。

三世佛

横三世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

圣诞日

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即释迦牟尼佛祖诞生之日,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公元前623年,佛祖诞生于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刚出生便手指天地脚踩莲花,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故佛诞节多以香汤浴佛做法会,又称浴佛节,属于我国佛教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之一。因此,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名“浴佛节”

二、释迦牟尼故事

点击播放

释迦牟尼造像姿态:诞生相、太子相、禅定相、成道相、说法相、旃檀相、入灭相。

1.诞生相

据佛经记载,佛祖降生后,即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并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同时做了大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释迦牟尼降生像为童子形,上身赤裸,下着短裙,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2.太子相

释迦牟尼二十九岁出家,出家前为净饭太子,因此太子相就是出家前的释迦牟尼形象。因为是成佛前的形象,因此太子相着菩萨装束,与通常的释迦牟尼佛装造像不同。太子相是内陆非常少见的,多见于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信徒磕长头去朝拜的,就是大昭寺内的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觉阿”佛。

3.禅定相

为释迦牟尼禅定、修行的形象。流行年代自公元2世纪中期起,曾与说法像同时流行。但自公元3世纪起,禅定像便成为释迦牟尼的主流造像。释迦牟尼禅定像的造像特征为螺发佛装,跏趺坐姿,两手平放于腿上,一掌置于另一掌之上。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表内心安定之意。

4.成道相

基本特征是螺发佛装,佛陀与弟子们光头不同,佛陀头发旋屈如螺纹,结跏趺坐,右手施“降魔印”,左手施“禅定印”,或结禅定印托钵。

5.说法相

螺发佛装,结跏趺坐,施“说法印”。或左手结禅定印托钵,右手结说法印。

6.旃檀相

这是释迦牟尼站立的形象。据说是优填王用旃檀木为在世时的释迦牟尼制作的雕像。旃檀像的特点是:袈裟紧贴在身上,衣纹成同心波纹状;右手施“无畏印”,左右施“予愿印”。后来这一形象延伸到金铜佛造像,因此旃檀像不仅仅指使用旃檀木雕刻的造像,更多的是指具有这一类特征的造像。

入灭相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在婆罗双树下进入涅磐(即进入永无轮回的最高修行境界)的形象,也被称为“卧佛”。这种形象多见于石刻和寺庙大型雕塑,小型金铜佛造像中比较少见。

三、释迦牟尼美图赏析

此图表现佛祖圆寂涅磐的场景。佛祖衣纹用线粗重,穿插自然有势,粗重的衣纹之间饰以数种细纹,衣服的整体描写尚属工细;弟子及其他人物,则用粗线处理。弟子的面部表情虔诚,表达出作者对佛的虔诚和敬意。整幅作品用笔拙厚而不板滞,有一定的装饰趣味。

明 丁云鹏 释迦牟尼图轴
纸本设色 140.7×58cm
天津博物馆藏

作品描绘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山崖之间面壁沉思悟道的情景。画面以青绿山水的画法绘制环境,长松刻画细腻,白衣人物在山石的青绿之间格外突出。

丁云鹏《释迦讲经图》

宋元时期释迦牟尼唐卡壁画

时代:明代

地点:靖远县

珍藏单位:靖远县博物馆

佛像头顶为左旋螺发,肉髻低平,前有髻珠。额中饰白毫,双眉细弯,眼帘低垂,目视下方。鼻梁高挺,薄唇微闭,嘴角微扬,面露微笑。两颐丰圆,表情庄重。双耳垂肩,颈部有三道纹。袒胸露乳,胸部正中饰“卍”,双臂自然下垂,双手结禅定印,拇指相对,右手置于左手之上,手指纤长。佛像上身披双领下垂式大衣,褶皱明显,衣边呈带状,带内饰串枝莲花纹,以珍珠铺地,带边饰串珠纹,线条流畅,衣褶自然。下着裙衣,以带束布而成褶,露出裙褶和腰带结。腹部裙褶呈五瓣状聚拢,均饰莲花纹,莲纹内刻“佛”字,裙边满饰细碎花纹。腿部衣褶略呈椭圆形,边饰串枝莲纹。双足底部平仰,足底分别刻一朵宝相花,清晰可辨。

*0816 释迦牟尼画像 立轴 设色绢本

西天释迦佛画像

释迦佛与三十五忏悔佛唐卡

十七世纪 西藏噶玛噶举派传承绘画

棉地矿物颜料 金粉 私人收集

挂轴 绢本彩绘 十四世纪 镰仓时代绘画

尺寸:107.3 x 57.8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隆日编译

元 颜辉 释迦文殊普贤
立轴 设色绢本

日本长春阁旧藏

此图线条细腻遒劲,设色高古,与藏于日本京都知恩寺的颜辉传世杰作《蛤蟆仙人像》如出一辙。这两件作品说明颜辉作为元代人物画大家不仅有梁楷粗犷豪放的一面,也有工笔细腻的一面。

1837年 长谷川(Hasegawa Kaichiro)

挂轴 纸本彩绘 尺寸:128.2 x 80.3 cm

绘:释迦三尊图 海外私家典藏

纸本彩绘 规格:27 x 42.5 cm

释迦如来与毘沙门天等护法像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编号:EO 1162 隆日编译

精美的释迦摩尼佛唐卡鉴赏

精美的释迦摩尼佛白描鉴赏

上一篇:数控仿真软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