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饭店(Park Hotel)于1931年5月动工兴建、1934年12月竣工并开业,饭店由4家银行联合投资兴建的投资建造,面对当时的上海跑马厅,旁边的黄河路当时叫"派克路",故名"PARK HOTEL"。由匈牙利籍著名装饰艺术运动建筑师邬达克(Ladislaus Edward Hudec,1893年-1958年)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由于当时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据说,1933年年轻的贝聿铭途经饭店,自豪感油然而生,未等读完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课程,便踏上去美国求读建筑学的道路,并终成一代国际建筑大师。大楼的建筑风格完全是当时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外墙使用深褐色面砖,竖线条处理,顶部层层收进,显示出强烈的立体感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底层至3层镶贴黑色花岗石,4层以上镶贴棕色泰山面砖,在第2、3层和14层以巨型圆角玻璃镶贴。大楼总建筑面积15650平方米,但地基只有1176平方米。
国际饭店占地面积1179平方米,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大楼地上22层,地下2层,地上高度83.8米。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在1952年之前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并且长期是中国第一高楼桂冠的“保持者”,直至1968年廣州建成廣州賓館。国际饭店也是上海当年华人经营之最高档的豪华饭店。
该建筑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用地局促,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
饭店地处繁华的南京西路,对面是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外出交通便利,购物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