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鹧鸪菜
药名:鹧鸪菜。
汉语拼音:zhe gu cai。
英文名:Zheguca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lossa leprieurii (Mont。) J. Ag.[Delesseria leprieurii Mont.]
拉丁文名:Alga Caloglossae。
功效分类:驱虫药。
科属分类:红叶藻科。
别名:美舌藻、岩头菜、岩衣、竹环菜、提藻、鲁堤菜、乌菜、驱虫菜、蛔虫菜、石疤。
性味:咸;平。
归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驱虫杀虫。
主治:蛔虫证、蛔虫性肠梗阻、虫疳。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鲜品30-60g;小儿酌减;或干品研末。当晚临睡前和次晨空腹两次分服。
2、民间经验:l~4岁30克,5~8岁60克,9--15岁100克,l6岁以上125克扣(均鲜用)。洗净按剂量煮服佐餐,或研细拌面粉制饼分食。
生态环境:生于高、中潮带的泥沙石上,尤其是海口附近的低盐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
药材基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采收储藏: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炮制方法:去掉泥土,洗净。切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