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11月,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教师磨练教学内功,优化整体教学素质,提升教书育人的品位,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深化课堂改革,打造精品课例,培养品牌教师,塑造时代新人”的“磨课”暨“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接到通知后,创新创业教研室的全体老师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大家建言献策,踊跃参加,并通过内部课堂观摩、评课议课进行磨课,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打磨修改,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 中,大家收获颇丰。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一名专任教师,我很荣幸参与这次活动,也很幸运被推选参加教学比赛,并进入了决赛阶段,还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在这里非常感谢创新创新教育学院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梳理总结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一、阶段回顾总结
(一)互听互评,共同进步
本次活动共氛围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进行了互听互评,教研室要求各位专任教师认真备课,在教研室陈主任以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虚心接受各位领导和教师的一件和建议,对自己的参赛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打磨。领导和老师对我授课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让我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提高全体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教研室还开展了多次教学研讨专题活动,在陈主任的带领下,集中解决各位老师在听过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并提出了“三个基于”(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育教学提升方案。针对第一阶段的打磨情况,创新创业教研室全体老师们整理出第一阶段的个人反思。
整个过程,全体创新创业教研室的老师们认真参与观课评课、研课打磨等活动。共同促进磨课活动开展,一起感受进步的快乐。通过第一阶段的课例打磨,提高了全体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平。
(二)听课入心,评课出汗
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发现课堂“不足”,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陈主任要求我们在听课过程中,要沉入课堂之中,在评课过程中不仅要指出优点,更要发现不足,敢于互相批评,出出汗,红红脸,确保评课评出效果。
作为前辈的陈伟主任告诉我们:“磨课是我们教研室教师之间围绕创新创业课,不断地切磋、商讨、改进、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在进步的过程。我们每一次磨课之后,都要有失效,都要有进步”。也让我感受到磨课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教学全过程不但精细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我们创新创业课程认可教师活跃化的思维,充足知识储备,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磨课我也切身感受到、学习到、体会到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创新去解决。总而言之,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学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专家点评,收获颇丰
在比赛阶段,听到了各位专家和评委的精准指导,打开了我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新思路,明确了我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拨开了我教学过程中的的迷雾,也给了我认识到自己与优秀老师的差距,引领我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整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尤其是陈主任对于我的指导,让我学会了摆脱课堂上易受教案的束缚的情况。让我明白一个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不同班级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班级、专业的教学方法方式,结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二、上课过程反思
(一)突出重点,创新教学
在决赛的后,评委的总结点评提到,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创新上,课程大部分我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娓娓道来的上课方式。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在突出教学终点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大量的课堂教学资料中,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创新设计教学流程。确保每个环节设计合理,贴合创新创业课程实际,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环节,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保证整堂教过程学如行云流水、完美结合。
(二)适当取舍,选准切入
依据教材而不依赖教材。对于教材内容要有针对性的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要体现创新性。案例的选取要新,知识点的讲授要准,缓解的设置要连贯,教法的运用要创新。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不为了互动而互动。是因为课程需要而互动,互动要自然而不做作。学生参与是主动而不是被动。课堂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要把握住课堂不失控。
三、磨课过程中发现的不足
(一)知识储备仍需丰富
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学科的课程,涉及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逻辑学等多学科知识。虽然自己之前学习过类似的课程,但是,学习的不够深入。还需要沉下心来不断补充相关知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旁征博引的教学状态更能吸引学生倾听。
(二)教学教法还需创新
高质量的课堂,不能单纯的单向传输知识,而是想法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创新性输出的过程。面对学生参与课堂研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时,应对方法不多。课堂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打磨教书育人技能
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任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我们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更行云流水的给学生分享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学习之外,我计划多听听优秀前辈老师的课程,多参加教学技能提升的培训。打磨自己教学技能,提高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
(二)善思多读勤写作,创新教学科研去提升
积极跟学校优秀前辈、各位专家教授交流学习交流,一起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努力提高的自己科研水平。通过创新课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促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技能提升。
以上是我对于本次磨课活动的总结,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