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终审被判死缓。法院查明,樊中黔在担任贵阳市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人的十余年间,先后收受70多个开发商“礼金”上千笔,大肆受贿上千万元。
据悉,专案组人员在樊中黔家中一间小客厅内发现,除茅台酒、古董、字画等高档礼品琳琅满目外,打开樊保险柜门后,一扎扎百元大钞“哗哗”地往下掉,光清点钞票,就用了整整一天时间。首日搜查,专案组人员就从其家中搜出人民币600余万元、欧元13万元、美元10.3万元、港币46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18万元的商场超市购物卡。
专案组次日再次搜查樊中黔住宅时,发现樊的书房内陈年茅台酒则填满了半间房。地上堆满了各种衣物袋,里面都是从未穿过的高档服装。通过对衣物袋逐个仔细检查,专案组还找到了一扎用旧报纸包好的20万元人民币,以及45根金条。
经过深挖,樊中黔的贪婪让专案组大吃一惊。专案组在其房屋内、母亲住处以及与樊交往深厚的一个房产商家中共发现5个保险柜,查获人民币现金1297万元,价值300余万元的房产13套,以及大量美元、欧元、港币、金条、古玩字画等。
专案组调查发现,樊中黔长达十余年与开发商勾结,以不同企业名称进行多头投标、围标,获取工程,随意缓缴甚至减免配套费,帮助开发商获取最大利益,并利用职权“打招呼”帮忙。由此大肆敛财,极尽权钱交易之事,致使贵阳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混乱,违法违纪情节十分严重。
通过调查樊中黔受贿案,检察机关查出与此案牵涉的开发商多达70余人,并牵出贵阳市国土、建设领域案件15件,涉案18人。
据悉,樊中黔身居要职十余年,以他为中心,多年来已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按亲疏和利益关系的不同分为三个圈子,呈现出“窝案”“串案”的特点。
一是由10名左右开发商组成的核心圈子,他们与樊结识多年,利益攸关,其发迹过程与樊的仕途上升轨迹几乎一致;二是由50多名长期以礼金形式送给樊中黔钱物,或逢年过节以“礼尚往来”、“交朋友”为名进行“感情投资”的开发商组成的相互利用圈子,他们多为贵阳市有一定实力的商人,多数身家上亿元,其中不乏有省、市人大代表头衔的“红顶商人”;三是对具体请托事项给樊中黔“酬以重金”的“一事一报”的圈子,这些开发商主要是答谢樊在审批具体项目、批土地等方面提供的帮助,大多曾给过樊多达上百万元的贿赂。经查明,仅樊收受的所谓“礼金”就多达上千笔。
读了这则新闻,每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无不气愤。一个市长助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贪腐能力?说穿了,是制度漏洞使然也,是制度对权力的制衡不力也;也可以这么说,是制度的不完善客观上给了这位市长助理的“潜规则”。
市政府本来是服务市民的,有关全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重大决策应体现市民利益、市民意志,而非体现个别人的行为和意志。但多年来,一些地方民主决策很差,把市长或市长助理的个人意志代替为民众的意志,重大问题不采取集思广益的民主方式,而是个人说了算。这就造成了私下“暗箱操作”增多,变相给了贪腐分子的“潜规则”,使这些蛀虫有了借机敛财的机会。樊中黔就是一例。他曾长期把持国土、规划、建设大权,且有过多次交叉任职,在调任金阳新区管委会书记、主任后,新区的拆迁、规划、土地、建设等权力集于一身,相当于一个小政府“封闭运行”。
贵州是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一边是有的贫苦百姓一月的收入无法满足温饱,一边是像樊中黔这样的贪腐分子非法敛财千万金。这样不和谐的场景多了,如何达到社会和谐?
从樊中黔这一贪腐例子再一次使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当今社会生活領域,以权代法、以压制社会为代价強化权力的像徽“清晰可見”。在某些地區,权力的任性、霸道和恣意妄为显露得愈来愈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强化权力的过程甚至是在“社会建設”的名义下推进和展开的。这些不正常情况,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注意。
前不久,中纪委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党的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工程项目的规定。此规定的发布很有针对性。樊中黔这一反面角色的例证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现在要紧的是,不要仅仅是发布,而是要重在落实,重在监管,重在执行。